经验指导

您的位置:资讯首页 > 2013高考 > 经验指导 >

2009年CMO金牌满分李超学习经验

时间:2011-01-31 15:25:14 来源:高考网 作者:秩名 阅读:

摘要:李超:学而思优秀毕业生,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市一等奖,2009年CMO金牌满分,保送至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用两个月的时间进行高考复习,取得2009年高考北京市理科第三名的

  李超:学而思优秀毕业生,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市一等奖,2009年CMO金牌满分,保送至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用两个月的时间进行高考复习,取得2009年高考北京市理科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在2010学而思勤思敏学奖颁奖典礼上,李超(中间)与优秀学生做经验分享
  "两个月的复习只是最后看到的,其实在高一高二就已经打下了基础,该学的知识都学得差不多了。"
  说起李超同学的"辉煌战绩",他表示:"开始搞竞赛,主要还是在寒假暑假里,其实高二那年状态最好,可惜的是那次高中联赛没考好。"但是对很多同学而言,CMO满分,高考理科第三名的成绩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当我们问起为何他能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高强度的复习,他腼腆地表示,其实该学的知识,该打的基础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已经基本差不多了,那个时候的学习就已经能够深入本质,记得也比较清楚,尤其是理科,本来就在确定的逻辑中去理解掌握,那么在最后两个月,只是把这些东西再连贯的看一遍,效果就会好得多。
  "开始学习知识的时候,要按照比较深入的方法,去理解这个知识点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接受表面。"
  谈起他的学习和做题,李超说,他也做过很多题目,但并不是纯粹的题海战术,知识的理解上要深入,要明白知识点的内部逻辑,并且在具体题目的训练中提升为解题的方法,题目必然是无穷无尽的,即使做过了一百道一千道某一个知识的问题,还是可能会遇到第一千零一道不会的题目,只有在方法技巧的层次上总结清楚了,明白每一个知识怎么产生,怎么和其他知识产生联系,这样才能在学习的时候就理解比较深刻,做题目的时候也容易更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的实质从而顺利解决。即使一段时间不学习,在复习的时候也会比较容易上手。
  "学习最重要的是效率,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很多同学会花很长的时间学习,每天晚上学得很晚,但是成绩迟迟没有提高,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在于花时间多少,而在于学习的时间里你在做什么,要给自己压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自己提出的目标,自己安排一条学习的主线,什么时候完成到哪一步,自己明确了,学习效率才能上来,而不是什么时候都好像在学习,但是学了多少,自己也不清楚,浑浑噩噩没有效果,考试也就不会获得理想的成绩。

    分享到:

    相关导读

    康文岗|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 初中英语

    饶宇|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初中英语

    井萍|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初中语文

    涂健|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 高中数学

    张玉新|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高中化学

    耿国庆|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高中物理

    特别说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答疑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答疑网(www.prcedu.com)上的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客服邮箱:service@chinaedu.com

    专题推荐 更多>>
    精品课程辅导热线:400-6866-101

    开课时间辅导科目课程名称

    关于我们|答疑资讯|联系我们|商务合作|意见反馈|友情链接|网站地图|隐私条款|服务协议
    	 

    弘成答疑网

    北京现代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10 prc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41171号

    网站备案信息 京公网安备编号:110101002605

    客服电话:400-6869-101 传真:010-84187332 邮件:Service1@chinaedu.net

    关于我们|答疑资讯|联系我们|商务合作|意见反馈|友情链接|网站地图|隐私条款|服务协议
    	 

    弘成答疑网

    北京现代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10 prc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41171号

    网站备案信息 京公网安备编号:110101002605

    客服电话:400-6869-101 传真:010-84187332 邮件:Service1@chinae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