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

您的位置:资讯首页 > 初中 > 初中三年级 > 初三语文 >

中考古诗文考查的应试策略(二)

时间:2013-09-24 09:41:30 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 阅读:

摘要:中考古诗文考查的应试策略(二) 2007-11-27 1:11来源:新语文在线作者:佚名 [ 标签: 复习要点 阅读知识 技巧归纳 ] 二、诗歌赏析 1.考查重点:《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阶段目标;阅读;第8条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中考古诗文考查的应试策略(二) 2007-11-27 1:11 来源:新语文在线作者:佚名

  • [
  • 标签:
  • 复习要点
  • 阅读知识
  • 技巧归纳
  • ]

  二、诗歌赏析
  1.考查重点:《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阶段目标;阅读;第8条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所以,考查重点是(1)理解诗歌的语句,赏析要在对诗歌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2)品味诗歌凝练,富有跳跃性,含义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3)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其中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风格流派等要素。(5)鉴赏诗歌的艺术形象与意境。
  2.试题特点:
  (1)基本题型由选择判断为主转向以填空和简答为主。
  (2)选材浅近平易,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典故,以名家名篇古诗词曲为主,有由课内选材逐渐向课外选材的趋势。
  (3)所设题项体现了由词句理解到意境品味,由表达内容到表达技巧逐层推进的特点,从外围到内核,由知识到能力。
  3.典型例题解析:
  例①:选出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 (03 南通市中考题)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的活泼多情。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先写近景,再写远景,对仗工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
  解析:在一道题中对四首诗的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了赏析。依次是拟人,对仗,比喻和反复。要选择出正确答案,必须对这四首诗都有深入的理解。可根据诗句的的表达,通过想象诗中的画面,联系表达的诗情,进行分析、筛选。很容易可以看出C句有误,这两句是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不要被诗中的;春风;误导。
  例②: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03 无锡市中考题)#p#分页标题#e#
  秋 词 天净沙 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解析:这道题将两首同一题材的诗、曲进行比较赏析。从文学常识,诗句理解,词语作用和意境品味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查了学生对这两首诗的把握程度。;知人论诗;,结合诗人相关知识予以分析会知道,一个是一反常人;悲秋;情调的咏秋佳作,一个是元曲中悲秋的绝唱。从;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中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衷爱,所以D项有误。
  例③: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03 河南中考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__________的特点。
  (2) 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境。
  (3) ;万籁此都寂;与;但闻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析:第(1)小题考查对词语的品析能力。要抓住体现环境特点的关键词语;幽;和;深;进行揣摩,这两个词语都含有;清净,幽静,清幽;之意,所以环境特点也在于此。第(2)小题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寓情于景;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所写景物的欢悦,可探知人物内心的愉快,由潭水的深邃亦可感受人物心境的宁静,所以欢快与空灵是此时作者内心的写照。第(3)小题考查对;反衬;写作手法的感悟与赏析。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传来不绝于耳,有赖于万物之音全部消失,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以声称静;的妙处。
  .应试策略:
  (1)掌握必要的赏析(鉴赏)知识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表现手法:如烘托,衬托,虚实,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
  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  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p#分页标题#e#
  语言特色:清新;;用语新颖,平淡;;质朴真切,绚丽;;绚烂奇幻,明快;;一语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简洁;;言简意赅。
  (2)掌握赏析方法
  ①了解诗人或作品的相关背景,有利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
  ②借助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意境,因为诗歌具有张力,尺幅之中韵味无穷。
  ③品味诗词中作者的炼字,炼句和链意。赏析时对诗人准确传神的用字,精巧贴切的修辞,情与景的交融,物与理的结合等艺术手法要作深入的品析,有利于把握作品的立意与情感,走进作品的真实,感悟诗人的情怀。
  三、阅读理解
  1.考查范围:以《课程标准》中推荐的篇目为主,兼顾教科书中的重点篇章,适当向外拓展浅易文言文。
  2.考查方式:对文言语段阅读能力的考查基本有以下5种形式:①就教科书中的某一语段进行阅读理解,如镇江考查《出师表》选段。②选择与课内阅读程度相当的课外文段进行分析,如济南考查《人有负盐负薪者》。③将课内所学题材相同的两个文段进行比较阅读,如桂林同时考查同是战争题材的《曹刿论战》和《公输》选段。④选择一个与所选课内文段有关联的课外语段配合阅读,如北京市海淀区课内选的是《桃花源记》,课外文章是《桃花源诗节选。⑤课内、课外两个文段互不相干,独立考查。
  3.考查重点:(1)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作家作品和古代一些常用文体。(2)理解和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实词为主)的意义和用法。(3)明确一些多音字的读音。()能用现代汉语准确进行翻译。(5)整体感知文段基本内容。不同文体考查有所侧重:小说和传记侧重考查对人物的分析,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游记侧重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议论类侧重考查对文中态度观点的提炼与评析;寓言类侧重考查对寓意的理解,启示等。(6)揣摩艺术手法。(7)与所选文段相关的知识积累,如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8)结合自身实际,解答一些生发而来的开放性试题。
  .典型例题解析:
  阅读有关;千里马;的两则文言文,完成16;;19题。(03 厦门市中考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千金市骨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马者至三。#p#分页标题#e#
  注释:①涓人:近侍之人。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③安事:哪里用得着;怎么能够。④期年:满一年。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执策而临之 ( ) ②才美不外见 ( )
  ③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到对一词多义、通假字等几种词义形式的考查。要结合句子正确的加以解答。答案分别为面对,通;现;,打发 派遣,丢弃 花费 扔掉。
  17.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的解释与其他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策之不以其道
  C: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D:死马且市之五百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的掌握情况。只要熟知;之;常见的几种用法:代词,动词,助词,经过疏通不难看出,除了A句中的;之;是助词;的;之意外,其余的均为代词,故A是错误的。
  1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翻译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文从字顺,要抓住关键词,关键词把握住了,翻译的准确度就大大增加了。①句中的关键词是;食;,是个通假字,;喂养;的意思。②句中的关键字是;市;,它是一词多义,有;集市,买;等意思,由上下文可知,此句应取;买;之意。这些关键词的意思搞清楚了,整句话的意思便可迎刃而解了。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1)细读〈马说〉第三段,简要说说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
  (2)如果让你给涓人的;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这个做法评分(满分设10分),你会评几分呢?说说你这样评分的理由。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题既考查了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又是对全篇写作目的的揭示,题干已指明了研读、思考的对象,所以注意力要放在第三段,细读可知这段主要是写食马者(封建统治者)对千里马(人才)愚妄浅薄的做法,即;策之;;通其意;,将其锁定,变为与之相反的做法;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就应该是对待;千里马;(人才)的正确做法。这也正是作者写此文呼吁封建统治者应该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目的。(2)题是开放性试题,评价涓人花了五百金买了个死千里马的做法,实际谈论的话题就是;千里马的价值;问题。要观点鲜明,言之有理。
  5.应试策略:
  (1)具备两种必备能力:
  ①准确把握常见实词词义的能力。文言实词占文言词汇的绝大多数,是中考必考内容。由于其词义繁复,所以是掌握的难点。要想准确把握实词词义,需明确中考常见的考查类型。 #p#分页标题#e#
  A.古文中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的关系。单音节词是古代汉语语汇的主体,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常常就是一个词。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连用,恰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就易形成错觉,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桃化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是单音节词,;妻;指;妻子;,;子;指;儿子;,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妻子;,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
  B.一词多义。单音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接触时要弄清它的几种常规解释,平时要注意积累。另外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测、判定在句中的意思,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C.古今异义。文言文中相当一部分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发生了不少变化,变化的规律大体如下:词义扩大:即由狭小的词义转化为扩大的词义。如;江;;河;两个词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道。词义缩小:同一个词,由范围很广的词义变为狭小的词义,或由范围很广的名称变为范围含有局限性的名称。如;国;一词,在古代可指;国家、国都、地方;,今义仅指;国家;。词义的转移:即从某一词语本来的意义向其他词义的转化。如;几欲先走;的;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出师表》中;卑鄙;一词,;卑;是指;出身低微;,;鄙;是指;见识短浅,举止粗俗;,与今义的感情色彩迥然不同。
  D.通假字:即以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E.词类活用:指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原来的词性,而变成别的词性。常见的几种现象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是;打洞;的意思。形容词  活用为动词:如;欲穷其林;中的;穷;译为;走到尽头;。动词活用为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解释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名词做状语:;如其一犬坐于前;的;犬;是像狗一样(蹲坐)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使动用法:常用的就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用作谓语,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这个宾语发生某种变化或产生某种动作。如;动心忍性;,意思是使他的心震动,使他的性情坚韧。意动用法:是形容词或名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对它的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将它看作什么;的意思。如;渔人甚异之;的;异;是形容词,这里为意动用法,认为它奇特。
  ②准确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常采用的六种方法是:对:就是一对一的把文言文中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如;十年春,齐师伐我;译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换:就是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如;民弗从也;把;弗;换成;不会;,译为;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留:文言文的地名、人名、时间不必解释,翻译是直接保留。如;庆历六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成;庆历六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驻守巴陵郡;。删:就是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如;夫战,勇气也;中;夫;是发语词,无实义,翻译时就可删去,;打仗,靠的是勇气;。补:就是根据需要将省略的内容补上。补上的内容多用括号括起来,如上文中;对;的例子。调:就是把词序转换成现代汉语习惯的顺序。如;何陋之有;不能译成;什么简陋的有;,而应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另外要把握住关键词语的意思。#p#分页标题#e#
  (2)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进行有效复习。
  中考文言文考查,考点的设置似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篇目辐射课外是最佳方式。一般说来,要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几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时,将课本中(一般省市多有明确的考试范围)所有的篇目,按顺序(从前至后或由后到前)逐一通读、串讲、检测。
  第二轮复习时,将课内文章按题材、体裁等进行分类专题复习,注意相关联系,总结规律,并配以一定量的课外练习,体现知识的相关性,连续性。
  第三轮复习时,以课外篇目为主,辐射课内所学知识,彼此呼应,贯通理解记忆。
  第四轮复习时,以综合训练为主,选取课内重点、涉及文言知识面广的典型文章,用一课带多课的方式复习。
  (3) 掌握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解答文言文阅读时,除了结合积累、借助具体的语境解释实词,准确的翻译句子外,对选文内容分析时,要结合作品背景和全文大意分析概括;对选段的内容进行评价时,要从文章的实际出发,切忌以现代人的观念去评价古人;对于开放性试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有的同学有畏难情绪,其实大可不必。从选材来说,相当或小于课内文章的难度;从考点来说,基本上是课内所学、所见,考查的是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即;考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好课内知识是破解课外试题的基础。多数课外文言文会提供一些注释降低难度,要充分利用这些注释,;以注解题;。


    分享到:

    相关导读

    康文岗|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 初中英语

    饶宇|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初中英语

    井萍|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初中语文

    涂健|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 高中数学

    张玉新|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高中化学

    耿国庆|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高中物理

    特别说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答疑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答疑网(www.prcedu.com)上的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客服邮箱:service@chinaedu.com

    专题推荐 更多>>
    精品课程辅导热线:400-6866-101

    开课时间辅导科目课程名称

    关于我们|答疑资讯|联系我们|商务合作|意见反馈|友情链接|网站地图|隐私条款|服务协议
    	 

    弘成答疑网

    北京现代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10 prc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41171号

    网站备案信息 京公网安备编号:110101002605

    客服电话:400-6869-101 传真:010-84187332 邮件:Service1@chinae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