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该题以N、P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为载体,通过求解化学式、书写方程式、计算水体溶解氧(DO)来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侧面也告诫人们N、P污染的严重后果。
第⑴问:根据蓝藻分子中已知的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求出分子中各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即原子个数比)
C:H:O:N:P =(35.83/12):(7.40/1):(49.58/16):(6.31/14):(0.87/31)
=106:263:110:16:1
假设一个蓝藻分子中含有1个P原子,则其式量为:
106×12+263×1+110×16+16×14+1×31=3,550
假设一个蓝藻分子中含有2个P原子,则其式量大于4,000,所以,该蓝藻的式量为3,550,及其化学式为:C106H263O110N16P。
第⑵问:由于题设已给提示:N、P被氧化为最高价态,且该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所以各元素的产物为:CO2、H20、HNO3、H3PO4, 因此可以顺利的写出蓝藻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C106H263O110N16P+138O2→106CO2+122H2O+16HNO3+H3PO4
第⑶问:根据P元素守恒可知,1molNa5P3O10 可转化为3molC106H263O110N16P,又由第⑵问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C106H263O110N16P可消耗138molO2,所以Na5P3O10与消耗氧气的关系式为:
Na5P3O10────3×138O2
因此根据每天向水塘中排放的Na5P3O10的量可求取每天消耗氧气的量,而水塘中氧气的总量也可以求得,这样就很容易地得出耗尽氧气的时间。
三、巩固性练习
1 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列气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 二氧化硫 B 氮气 C 一氧化碳 D 一氧化氮
3 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 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气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破坏问题的三位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里昂(如CCl 2F2 )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有关反应如下:
O3=O2+O Cl+O3→ClO+O2 ClO+O→Cl+O2
总反应:2O3→3O2
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原子是 ( )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中间产物 D 催化剂
5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
A 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 降低汽油成本 C 避免铅污染 D 铅资源短缺 #p#分页标题#e#
6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
A 酸雨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洞 D 温室效应
7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 )
A 碳水化合物 B 碳氢化合物 C 氢气 D 醇类
8 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
A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 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
C 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 D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9 (2000年高校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题)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对底栖生物造成危害。
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 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 在封闭的海域更容易发生赤潮。 D 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⑵ 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
A 杭州湾 B 莱州湾 C 辽东湾 D 珠江口
10 空气污染监测仪是根据二氧化硫和与溴的定量反应来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
SO2+Br2+2H2O=2HBr+H2SO4
上述反应的溴由一个装有酸性KBr溶液的电解槽提供,该电解槽的阳极室与阴极室是隔开的。当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时,空气以0.15L/min 的流速进入产生溴的阳极室中,此时电流计显示电子通过的速率是8.56×10-11mol/s。此条件下溴浓度保持不变并恰好与二氧化硫反应(空气中不含有与溴反应的杂质)。
⑴ 写出此监测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 计算该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g/m3)。
答案:1、D;2、B;3、 ;4、 D;5、 C;6、 A;7、 B;8、 C;9、D;
10、⑴① ②Br2+SO2+2H2O=H2SO4+2HBr; ⑵1.10×10-3(g/m3)
相关导读
特别说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答疑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答疑网(www.prcedu.com)上的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客服邮箱:service@chinaedu.com
精品课程辅导热线:400-6866-101
开课时间辅导科目课程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