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与智长 化与心成*
——关于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初一、高一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思考
逯遥
内容提要: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终极目的。因而如何更快、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家长必须着重重视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初一、高一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调查比较,发现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学生对时间的管理及利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学习时缺乏注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学习活动与师生交往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调查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并不一定稳固增强。为此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视,及时给学生予切实的帮助、指导、督促、检查、激励、培养,从发展的角度,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一学生”、“高一学生”、“学习习惯”
一、问题的提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可见习惯的培养古今中外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终极目的。因而如何更快、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家长必须着重重视的问题。为此笔者对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初一、高一学生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比较,以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二、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一)、研究对象:
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初一年级、高一年级部分学生
(二)、研究内容:
1、对“习惯”、“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概念的界定
2、对初一、高一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
3、对策与建议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习惯、学习习惯的书籍、论文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遵循问卷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回答的方式,采用单项和多项的选择方法。问卷共发放149份,回收132份,回收率为88.6%,其中有效问卷是126份,有效率为95.5%。
3、数理统计法
利用计算机EXCEL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方法对所获各类数据进行深入探讨论证。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习惯”、“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概念界定
在本人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书籍请教专家,现概括出“习惯”、“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是一种定型性的行为,是一种思维定势,心理定势,这种定势一经养成就会成为一种顺应自然的行为表现,甚至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习惯的分类为:按类别而言,可分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等等;按层次而言,以(语文)学习习惯为例,可分为基本学习习惯(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较高层次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大胆发言、主动质疑、择写笔记)、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能经常阅读课外有益书籍、能多角度思考问题,能独立钻研解决问题、能超前学习、科学用脑)等;习惯按好坏而言,分为良好习惯、不良习惯等。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的养成属于养成教育的范畴,
“良好学习习惯”:是指用这种习惯能自动地进行和完成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提高效果,从而形成行为的自觉与自控,使智力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直至取得成功。
良好学习习惯对学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策略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益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学习组织性和系统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学习高效益的具体操作方法 。
3.从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来看,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对初一、高一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
1、 对初一、高一学生学习习惯之共性的调查
(1)、认知方面
A、学生对学习的认知
学习认知是客观存在的学习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于学习的感觉、思维、判断的总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认知反馈在总体上较令人满意,但亦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见表1:
表1:你每天上学时的心情是:
选 项 百分比(%) 总百分比(%)
初一 高一
很愉快,因为能和同学在一起
crackcrackcrack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