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教学教研

教科研动态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科研动态 >

浅谈当今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时间:2012-07-29 12:25:46 作者:admin

浅谈当今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曹毓华
摘  要:本文从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当今教育在原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赋予的新内涵,并根据这些新的特征,提出了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关键词:当今教育  信息社会  教师素质  教育观念  终身学习  师生关系 
 
一、当今教育的新特征  
当今社会,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必须明确,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是具有基础地位的,因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  教育还应认识到,人和社会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基本途径蕴藏在教育之中;振兴教育,使每个人都能不断扩展知识和才能,使每个人身上潜在的创造品质得以挖掘的希望蕴藏在教师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就决定了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对当今教育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当今教育在传统教育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其主要内容有:
(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的重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
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的时代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让象财富一样埋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所有才能发挥出来,要让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要让人作为社会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教育的核心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教育的核心。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为此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要改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受教育场所仅限于学校的现状,变为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场所遍布于全社会。终身教育:“是使每个人的个性的各方面都尽可能充分、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紧密联系实际,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教育;是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出自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的教育;是重在培养人对未来和生活的冒险及探索精神的教育;是帮助人们去了解生活、了解各种变化趋势、主动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教育;是使人一生都在不断地受教育和学习,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教育。”   终身教育将使教育朝着更适应迅速变化着的社会方面发展。
(三)以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教育的基本目的
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这样描述:“根据对未来的展望,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以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识,既获取理解认识的手段,学会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可以使我们有尊严地生活,可以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学会做事,实践所学的知识,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四种学习有助于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有助于挖掘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学会生存,为的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以现代多媒体方式为教育的主要手段
“信息社会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不同,它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它以现
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技术特征,以信息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的基础,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为标志”。  信息社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由于信息社会带来了:学习时空开放化、学习方式多元化、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现代化、
教材媒体由静态转为动态等变化,于是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以使学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主动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使用新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