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校友园地

校庆动态您的位置: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庆专栏 > 校庆动态 >

京工附中60周年校庆感言--退休物理教师蒋观玲

时间:2012-11-07 19:23:16 作者:admin

    热烈祝贺京工附中建校60周年!
    我1963年师大物理系毕业即分配到京工附中,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青、壮年时代,我对京工附中有很深的感情。退休前后我去过其他几所学校,更加体会到老京工附中可贵的优良传统。
                                 优良传统之一 重视教学质量
    京工附中的前身是工农速中和京工予科,学生是全国的劳动模范和战斗英雄,因此国家配备的教师队伍是素质较高的,文革前就都是综合大学和师大的好学生。再加上责任重大,所以从学校到每个老师都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决不能“误了国家的人才”,这种主导思想,一直到京工附中成为普通高中始终不变。
    我每天看到的,都是老师们认真而忙碌的工作状态,我们物理组,只有5个人,却担负着全校18个高中班的工作量,我长期都是4个高中班的课加班主任。大家没时间闲聊,凑在一块就是备课、研究教学问题,设计、准备实验,或听课、交流改进意见。在这种氛围中,我的课没多久就讲的清楚明白,越来越受学生欢迎了。
    学校也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组织观摩课,大家评议,给教学效果好的老师以鼓励,并带动全校的教学工作。1984年的第一个教师节,全校开了教学论文宣讲大会,表彰了一批认真钻研教学,在教学上有创新观点的老师,我的论文《高中物理入门训练》代表海淀区上交,获北京物理学会一等奖。 
    京工附中还有老教师带新教师的优良传统,我刚来时去听老教师的课,我不仅听物理课,也听数学、化学、甚至语文课,吸取各位老教师讲课的优点。我的课讲的好了以后,是一个又一个的新教师系统的听我的课,他们后来都成了教学骨干。
    我觉得,京工附的正气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认真钻研教学、教学效果好、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老师在学校里地位很高。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在老京工附中,是年纪最小的老师,但在学校里却颇受老教师的爱护和学生的尊敬,我的班主任工作也很顺利
                                 优良传统之二  同事、师生关系和谐
    从一到京工附中,我就感到同事关系的亲切。单身集体宿舍的年青老师们,同吃、同住、同玩,我们的羽毛球队打败京工各系无敌手,夺得团体和单打冠军,我还是女子单打冠军呢!理化组的几个女老师,都比我大十多岁,和我姐姐们一样大,所以我颇有在家的感觉。我们不仅是同事,而且是无话不说的朋友。我们之间多的是互相关心和帮助,少有为小是小非的争吵。这种友谊一直保持到退休后,我们理化组还多次在紫竹院聚会呢。全校老师都肯定和赞扬我的优点,宽容、不计较我的缺点,所以我在京工附真是无忧无虑。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是:“小蔣人没还没见,笑声先到了!”
    师生关系和谐更是突出,凡是我作班主任的班,多少年来,和我保持着亲密的联系。过年过节不间断的问候和看望,甚至来给我爱人过生日;十几个大男生一起来帮我搬家;学生们每次聚会都要我参加,而且为我方便,在我住的大院里举行。老三届的学生已经退休,他们在和我一起玩,开车带我去远郊景点;还在工作的,帮我忙,和我一起当志愿者,给我们师大活动作光盘;我的手机、电脑,都是学生开车带我去买最合适老年人用的,回来帮我装好、教会我使用。多么可爱的学生啊!我觉得,我是个很厉害的老师,学生并不一定喜欢,但他们却说:“你教我们‘做好人、干正事’是我一生的座右铭。”;“你领我们入了知识的门,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受益匪浅。”;“你对我们工农子女不薄,让我们有了好工作,全家都谢你。”……我真没想到,一个老师会对学生的一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古语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和我的学生是“一段为师生,终生为朋友”。他们对我的信任真让我感动:有了女朋友,带来让我看合适不合适;工作有了突出成绩告诉我、出了书送给我;多少个学生的孩子,送到我这里家教,成绩提高,考上好大学;夫妻感情不融洽了,和我诉说,我当然尽力劝和;师生都老了,我们商量着住在一起养老。……周围的人都说我总有特别强的幸福感,我告诉他们,那是因为我从事了我最喜欢的职业---教师,使我一生都拥有学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