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54村史(之一)草场分校--京工78级5年级4班戴景明
时间:2012-11-27 12:00:34 作者:admin
我的母校-京工附中,在70年代,办了一所农村分校。 其实,就是当时流行的学农基地,但好像只有我们叫分校。以致后来听到伯克利分校等等分校都有些莫名的联想或似曾相识之感。 30多年过去了,回忆中学生活,竟然只有这所分校印象深刻。 记忆一 徒步上学 分校位于海淀区北安河草场村,距本校30多公里,阳台山脚下。也许是学军学农相结合了,我们当时是徒步夜行军去分校。 这对当时的我们,是一项“壮举”。第一次,总是印象最深的,是初二的一个初秋的夜晚。十点半,本校集合。乌压压一片,挤满了精神亢奋的同学。铺盖卷全部扔上学校唯一的一辆汽车—十轮大卡车。每人带一个军用水壶(也有用空酱油瓶子的),几个西红柿,几张糖饼。不排除包子、饺子、烙饼、火烧、果料面包、钙奶饼干,口重的会带臭豆腐抹馒头或韭菜合子等等。 十二点准时出发,同年级十几个班依次拉成一条长龙。历史老师胡拙走在最前面。这小老头是我们的年级主任,五十来岁了,记忆中每次去分校都走在最前面(特认路),面堂红润,腰杆笔直,斜跨军包。 穿过蓝靛厂,绕过玉泉山。虽说是去学农,第一次远足加夜行的孩子们兴奋异常。为鼓动情绪,各班拉着歌,会唱的歌全唱了,很多是样板戏(不太适合行军)。一浪一浪,此起彼伏,划破郊外的夜空。 两三点钟,到达卧佛寺附近的一座山下。山形如马鞍,应是这一带最低的山,翻山估计是步行最近的路。 一通大呼小叫,队伍到达山顶。休息时,回望京城,点点灯火闪烁,此时才隐隐意识到,离家远了。 下山是个缓坡,好像走了很长,脚一踏上平地,已经是温泉地界了。 |
阳山风景 |
阳山上看北安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