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生物钟”轻松过关
对于生物钟,中学生并不陌生--即各人在长期攻读中逐渐养成的生活习惯。专家在长期潜心研究后,列出了一张“日程表”,对常人在某时间段内最适合学什么作出了解析:
清晨6时至8时,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早上8至9时,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上午9时至11时,试验表明此时短期记忆效果很奇妙,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时至14时)宜休息。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可养精蓄锐,以利再“战”。也可听轻音乐,做放松操。
下午15时至16时。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特棒,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午休切莫过长,辜负这段第二最佳时间(相对清晨而言);下午至傍晚(17时至18时),试验显示是完成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的好时间,安排得当,可以一当二。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但看完《新闻联播》后,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科目与另几门(可作文理)交叉安排;还可作难易交替安排,以防一题挡道,浪费光阴。
(生活时报)
绿色蔬菜这样吃更好
绿色蔬菜中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高,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怎样才能充分摄取绿色蔬菜中的营养物质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能生吃的蔬菜尽量生吃:青菜未经加热烹饪,可使多种维生素不遭破坏和丧失。如萝卜、胡萝卜、黄瓜、山芋、柿子椒及荷兰芹等均可生食,既可尝到自然美味,维生素C也未被破坏。但生食蔬菜应注意卫生。
吃饭时应先吃蔬菜:当人饥饿时,食欲特别旺盛,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应首先进食蔬菜。因为蔬菜是保持身体营养均衡的重要菜肴之一,尤其是不太爱吃水果的人更要注意这种进餐方法。
蔬菜尽量不加佐料食用:绿色蔬菜最佳吃法,是在开水中快速烫一下,尽量不加佐料,力求清淡,品尝自然味。
不要把蔬菜榨成汁饮:蔬菜榨取汁液饮用,会影响唾液中的消化酶分泌。因为咀嚼的作用不是单纯地嚼烂蔬菜,更重要的是通过嚼的手段,使含在唾液中的消化酶充分地混合于汁液里。
几种不良的学习方法
1.学习无计划
2.不能科学利用时间
3.对知识点死记硬背
4.不重视上课,听课没有效率
5.无法抓住重点与难点
6.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7.不善于科学用脑
8.不会阅读
9.将理论与实际脱
开心一刻
风湿病人
病人:“你还记得嘛?去年你曾经给我看过风湿病,当时你要我避免潮湿。”
医生:“是呀,现在你要看什么?”
病人:“我想知道,眼下我是否可以洗个澡了?”
为什么
一天晚上,一同学给另一同学打电话。
很不幸,接电话的是女孩儿的父亲。他正为女儿成绩下降感到苦恼。一听这么晚了有电话找女儿,就很不悦地问:“你姓什么?”同学紧张地说:“我姓魏。”“魏什么?”同学更紧张了,结结巴巴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