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德育之窗

心灵家园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健康指导 > 心灵家园 >

2004年第十四期(总第三十六期)

时间:2012-11-08 13:14:25 作者:admin

如何应付交往中的尴尬情境?
    尴尬是在生活中遇到处境窘困、不易处理的场面而使人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在这种时候,人的感受比公开的批评还使人难受,引起面孔充血、心跳加快、讲话结巴等。

    尴尬有时是对方有意的,依仗亲密的关系公开揭你的短,或讲述你过去的傻事。有时是无意的,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你的隐痛之处。如果真的动气,别人还会说你没有涵养,可见,尴尬是人在生活中不愿碰到还不能不碰到的,问题在于怎样应付尴尬。

    要学会自我解嘲。如有人说“你不愧是属猪的,真能吃”,不妨接上一句“所以咱们才能聚到一起呀”。

    要用幽默来保护自己。萧伯纳有一次遇到一位胖得像酒桶似的牧师,他挖苦萧伯纳: “外国人看你这样干瘦,一定认为英国人都在饿肚皮。”萧伯纳谦和地说:“外国人看到你这位英国人,一定可以找到饥饿的根源。”

    如果活动中出现尴尬局面,幽默更是使双方摆脱窘迫的好法。如:一位不很熟的朋友不小心踩了你的脚,说“没关系”这样礼貌的话可能还会加重对方的紧张。如果用一句“地球真小,我俩的脚只能找一个落点了”的话,可使双方欢笑而心理放松。
怎样与老师交往(二)   
    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根本不可能存在没有缺点的人。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委婉,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起来吗?不行,这样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恶化师生的关系。暂且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学生的应该把他们置于长者的位置,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让食物改变性格
精神紧张——盐分摄取过量致使水分代谢异常,早餐、晚餐常有一餐不吃,吃饭速度过快而容易虚胖,常喝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处方:改变饮食习惯的着眼点是从安定精神状态着手。钙质、维他命B1、B2、C等绝对不可缺少,且多吃增强体力的动物性蛋白质,但一定要清淡一点,不可口味太重。

猜疑——素食主义者,卡路里的摄取量很低,鱼肉类的蛋白质不足,因此贫血而体力不足,容易紧张、不安,对人不信任,钙质的不足及糖分的过量摄取也会变成这种个性。

处方:—每日三餐一定要吃有高蛋白的食物,如牛肉、猪肉等,由于贫血,要多吃乳类制品、多喝牛奶。如果持续不断吃这些食物,体力将能回复,猜疑、不安的状态也会消失,转而变成积极、富有行动力的人。

易怒易激动——盐分及糖分摄取过量,蛋白质及钙质不足,喜欢吃零食口味重的东西,容易变成攻击性强的人。

处方:首先减低盐分及糖分的摄取,少吃零食,多吃含有钙质的牛奶、小鱼、蔬菜等食物,可能一个星期就有效果。

自我中心、任性——偏食而引起营养不足是其主因,且暴饮暴食,偶尔吃得很随便,偶尔又吃山珍海味,而形成极端、一面倒的个性。特别是喜欢甜食的人,略显肥胖,钙质、维生素不足,有易怒暴躁的倾向。

处方:首先改掉糖分摄取过量的习惯,鱼、肉比现在多吃一倍以上,多吃绿黄色蔬菜及红萝卜,但绝对不要吃过咸的食物,这样容易成为焦虑的个性,功亏一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