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德育之窗

心灵家园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健康指导 > 心灵家园 >

2006年第3期 (总第64期)

时间:2012-11-08 13:45:48 作者:admin

选择娱乐与爱好
    健康的人需要工作,需要休息,也需要娱乐。娱乐活动内容很多,像音乐、舞蹈、郊游、琴、棋、书、画;摄影、手工艺、收藏等等,都是中学生喜爱的娱乐活动。
    传统观念认为“业精于勤,荒于嬉”、“勤有功,戏无益”,有失偏颇。中学生在紧张繁重的学习之余,适当地进行一些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1)娱乐活动有助于松弛身心,恢复心身疲劳;(2)有助于在学习之外获得满足,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充分表现的机会;(3)有助于开阔眼界,活跃社交;(4)有助于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但是,中学生在选择自己爱好的娱乐活动时,并非所有的都不假思索地认为是好的,这里还有心理卫生方面的要求:
    1.内容健康,有益心身。
    2.宜以兴趣为主,和学习互补为佳。
    3.方便实施,时间和经济等条件允许。
    4.节制、适度、愉快。
    5.不要抱着过多的竞争心理。
    总之,娱乐的目的常常不在娱乐本身。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暗示的魔力
    科学家研究指出:人是惟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 某人到医院就诊,诉说身体如何难受,而且身体日渐消瘦,精神日见颓丧,百药无效,医生检查,发现此人患的是"疑病症"。后来,一位心理医生接受了他的求治。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某某综合症。正巧,目前刚试验成功一种特效药,专治你这种病症,注射一支,保证三天康复。打针三天后,求治者果然一身舒泰出院了。其实,所谓"特效药",不过是极普通的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医生语言的暗示作用。
    处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的威胁,将远远大于生理疾病的威胁。善于调适心理的人,如同善于增减衣服以适应气候变化一样,能获得舒适的生存;而不善调适者,却长久走不出烦恼的怪圈,极容易接受消极与虚妄的心理暗示。
    医治心病,最重要的莫过于自疗。正如人们越来越看重身体锻炼一样,时时注意自身的心理锻炼,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比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为重要。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身患残疾乃至身患绝症者,活得积极乐观;而许多身体状况正常者,却活得无聊无趣终日烦恼,进而或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或自囿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幻想世界以自慰。
     同有半杯水,消极者说:"我只剩下了半杯水。"积极者说:"我还有半杯水!"同样拥有,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判断,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自我心理暗示。
    人生就像一场接一场的比赛,胜负常在不可预料之间。让我们时时给自己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理暗示:我能赢。给自己喊一声:加油!
关于投稿与咨询
咨询中心接受E-mail信件咨询,大家可以发信给咨询老师进行咨询。咨询信箱为:soulheaven000@163.com
本学期,《健康周刊》正式更名为《心灵家园》,意在希望本刊能够真正成为大家心灵的家园,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可以自由投稿,内容、字数、题材不限,投稿请发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