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德育之窗

心灵家园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健康指导 > 心灵家园 >

考前心理辅导

时间:2012-11-08 14:33:18 作者:admin

考前做好几件事
1.制定好作息时间计划。
把每天的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防止复习忙忙乱乱,按计划行事,使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增强。
2.每天以考试的心态去做题
有些同学认为自己之前已经做了多题了。临考前十天八天不做,看看就行了,这可能会导致考试时抓不住感觉,手生,影响发挥。我建议考前每天以考试的心态去做题,到考试时就会以平常心态做卷子。
3.抓住最佳记忆时间。
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建议同学们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4.最好不玩电脑和上网
玩电脑、上网容易上瘾,容易在大脑形成优势兴奋灶,抑制已掌握知识的发挥。
5.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
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的、饱满的情绪迎接考试。
6.注意饮食卫生, 防止胃肠疾病
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吃饭就可以,没有必要加强营养去吃大鱼大肉。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情绪安定,不利于考试。
7.调整睡眠。
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再“开夜车”了,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晚间睡眠调整到十点或十一点。考前一晚千万不要提前上床睡觉,否则很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使心绪烦躁不安,影响考试。
睡不着没关系:
很多同学错误地认为我一定要睡着,否则明天就没有精神了。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要把存在的事实当做问题”,应该接受事实,并与之和谐相处,一旦你接受他,就会发现它立刻消失了。所以当睡不着的时候不必要焦虑,想着睡不着我就不睡拉倒,反而容易睡着。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对感觉整夜失眠的人,通过观测其脑电波,发现她在一段时间内是处于睡眠状态的,只不过由于焦虑、恐惧让他们觉得整夜失眠,所以,我们只需要放下恐惧这个包袱,轻装上阵就可以了。
8.树立正确的目标
学习目标会有两类:第一类是我学习是要把知识学会,这叫掌握目标;第二类是我学习要比别人学得好,这叫成绩目标。
很多同学将成绩目标看得更重一些,甚至当成了唯一的目标。
如果说平时的与人比较可以督促你的学习,那么在考试之前的比较则更多地带给你的是负面影响,如焦虑、担心、烦躁等。
考试中常见心理现象及对策
1、拿到试卷,大脑一片空白
先易后难,稳扎稳打。
2、怯场了怎么办?
怯场心理 调节法:
(1)精神放松法:暂停答题,平静心态,闭目养神,想美事儿,慢慢吸气,缓缓吐出。
(2)转移刺激法:
建议:
把回忆的问题搁置起来,去解其它问题,等抑制过去后,需要的知识经验往往会自然出现。考试时,一时想不起某道试题的答案,暂停回忆,转移一下注意,先解决其它题目,过一定的时间后,所需要的答案也就可能回忆起来了。
(3)学会放松 解除疲劳:动动手 伸伸腰 揉揉眼 干洗脸
(4)善于联想 克服记忆中断
从老师的课堂讲课中、与同学的讨论中、笔记中、试卷中尝试寻找关联记忆来回忆。
3、遇到不会做的题怎么办?
“难道就我不会吗?”——显然不是,不会很正常,本来就该有不会做的题。
提醒:
--不要因一步受挫影响全题。
--不要因一题不会影响全科。
--不要因一科受阻影响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