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理工附中党组织乐亭红色之旅
(理工附中通讯员刘桂云)10月18日,理工附中党小组一行几十人,来不及洗却一周的疲累,周五一下班就背上行囊匆匆踏上了去往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的行程。这次的红色之旅,走访与学习的目的地是李大钊先生在乐亭的故居跟纪念馆。由于是周末,三个多小时才得以出得京城。同志们一路谈论着这位伟人的事迹和他的出生地“乐亭”这块神奇的土地,想象着那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心境如昨,并未因行程的滞顿而抱怨。尚未启程,心中便已满含了对拜访者伟大人格的崇敬,哪还好意思因这点小困难而心生埋怨呢。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跋涉,于夜里十一时终于到得乐亭。同志们说,取得真经,求得真理,过程总会艰难些,道路总会曲折些吧,不然那真经便不真,那真理也便不纯了。
第二天的实地参观,果然让同志们感到不虚此行。精神与灵魂得到又一次净化与洗礼。
几次沉默几许凝眸,都是为李大钊先生的悲惨身世和伟大人格所震动。大钊先生是遗腹子,他不曾认得他的父亲;他的慈母因丧夫过度悲伤,也于生下儿子十几个月后撒手人寰。凄惨的大钊由祖父李茹珍老先生抚养成人,后来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一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如星星之火,燃遍中国的大地,唤醒了无数的爱国青年,毛泽东曾满含深情地说,李大钊先生是他真正的老师!
展墙上又一句发人省醒的语句,拽住了同志们的脚步。“学校培养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为做官!”作为北大名教授的大钊先生,以他自己为木铎,践行了自己的主张。他和他的家人本能生活得很舒服,但他们家却常常无米为炊。因为李大钊将他的工资全部用来做革命的经费了。知道此事后,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下令:将李先生工资的一半交由其夫人来支取,大钊不得动用。才算解决了李家的燃眉之急。谁知道:李大钊又拒绝了多少高官厚禄的诱惑呢!他以自己钢铁一样的意志,改变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古训,用柔弱的双肩担起了改造社会的责任,可谓肝胆照乾坤!
站在李大钊先生牺牲的绞架前,大家更加严肃了。当得知狡猾的敌人为了折磨让他们狼狈不堪的对手,灭绝人性地对大钊进行了长达二十八分钟的绞刑时,每一个在场的人都义愤填膺,唏嘘不已。愿李大钊先生永垂不朽!
斯人已去,精神长留!
人们不会忘记他“首传马列播真理,照亮神州启明星;学十月革命经,选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五四导航向,开创历史新纪元;关怀青年倾心向,培养干部建业勋;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奠核心;受托会见孙中山,促成国共首合作;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工农闹革命;重视军事抓武装,争取将领冯玉祥”的八大功绩!
走下象征李大钊先生走过的三十八年人生岁月的三十八级台阶时,每一个党员都在心里埋下了坚守信念的火种,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呐喊,将引领我们前行的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