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高一(1)班的同学们来到了理工大学的生命学院,并邀请到了生命学院院长邓玉林教授做讲座。
首先,教授提到了重视创新能力培养——从胰岛素谈起,然后为同学们介绍了糖尿病的病因及其普遍性。之后教授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同学们了解到了胰岛素的发现过程(Banting&Maclod的故事)生动形象的解说浅显易懂。教授又为同学们讲了关于胰岛素的后续故事,关于桑格的故事(居里夫人之后第二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人),以及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从而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研的严谨与艰辛,又更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而感到自豪。
教授用这些事例引出了培养杰出科学家素养的启示,要具有责任使命感;重视科学问题;具备创新意识;怀有进取之心;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刻苦,科学,团队精神等。这些都可以应用到学习中,同学们学习也正是需要这些精神才能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为之后的职业道路奠定基础。
然后教授简单介绍了生命科学现状,让同学们了解到生命科学是重要学科,对高精尖型人才需求大,这也更激发了同学们的上进心。教授还告诉同学们生命科学之美在于用另一个角度看生命,生命科学是创造与发现美的重要学科。这些都加深了同学们对于生命科学的本质了解,触其内涵。
最后全班分为四组,参观了实验室,知道了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创新性研究成果,同学们积极提问,激发更多人的思考。
这次理工大学生命学院之行,使同学们大开眼界,增长见识。同学们不仅了解到生命科学是一个很复杂很有意思的学科,而且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