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教学教研

课题研究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课题研究 >

三、训练“演示技能”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4-04-23 15:48:02 作者:admin

    1、认真选择演示实验和展示的实物或模型,明确演示目的

    选择的原则要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或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记忆等能力;选择的实验能为进行概念、理论的教学服务。例如,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在不同的教材内容中,其目的就不相同,观察重点也有区别。在讲《钠的性质》时,演示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钠在水中反应时,浮游水面、熔成小球、产生能燃烧的气体、溶液能使酚酞变红,从而认识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产物。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让学生观察钠与水的反应,以及镁、钾与水的反应,是为了比较钠、镁、钾与水反应的条件、反应的速度及剧烈程度,认识钠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善于创设情境,引起观察

教学试验研究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和新颖或新奇有趣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入观察。兴趣是观察的心理动力,观察是否深入,关键在于观察者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讲、写、做(教态、手势和表情等)、画(挂图等直观教具)、演(演示实验,展示样品、模型等)”五项基本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全部感觉器官参加课堂活动,才能使他们根据课堂的直观演示活动,形成完整、鲜明、精确和生动的表象,并和言语相结合,产生理性的认识,从而学到深刻,记得牢固。

3、简易明显、便于观察、理解本质和准确安全

演示实验要适用于课堂教学,选用的仪器要大小恰当,实验装置和操作简便易行。所用时间以短为宜。演示实验应具有直观性,现象鲜明,便于观察。比较颜色时,可衬以白屏或用光照。为了提高观察效果,有些实验可以采用幻灯投影的方法;有些可借助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有些演示实验,由于变化发展特别突然、迅速、观察的速度跟不上,有时次要的现象更吸引人,因而容易忽视对主要现象的观察,这都需要教师及时指明观察重点并重复演示,使同学们重复地定向观察,获得更加可靠的观察结果。教师要能给学生做规范的实验操作,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是可以的,但不宜机械重复和不了解操作要领。譬如,示范握持试管时应说明操作要领是:三指(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二指(无名指和小指)拳,握管口。这样操作,既便于观察,动作又灵便。并应指出满把抓两指握等操作之所以错,以防止学生再犯。实验要能确保成功,确保安全(防毒、防火、防爆和防触电)。因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演练每个实验,掌握实验成败的关键。

4、 善于促使直观活动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实物直观活动(直接观察实物、标本、观察演示实验等)给学生产生的第一印象最鲜明,容易给他们开展思维活动创设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积极从旁引,勿使学生陷入看热闹的状态。

模像(图解、图表、模型、影像制品等)是实物的反映或模拟。在展示模像时,需非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或类比,运用抽象思维把握各种模像的本质属性(特征)。例如,晶体结构模型,仅是一种构造示意的思考模型,是以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反映出它与晶态物的关系类比而模制的东西。这种模型并不是原型的仿制品,只能依靠抽象思维借助思考模型去想象(把握)原型的本质属性。要防止学生通过实物直观活动产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演示实验要与讲授密切结合,善于引导学生把各种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达到透过宏观现象认识实验的微观本质。例如,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做阳光(或白光)照在三棱镜的一个折光面上,在另一边的光屏上出现太阳光谱的实验(见图2-2),学生的注意完全被光谱的艳丽色彩所吸引,感到新奇、好看。若实验至此,这显然没有达到实验目的。有经验的教师在此刻总要结合观察的现象,常提出下列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质疑,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入射到三棱镜的光是什么光?从三棱镜射到光屏上的光是什么光?各色光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哪种色光最靠近三棱镜的顶角?哪种色光最靠近三棱镜的底部?进而结合实验设问:颠倒棱镜的顶角和底部,或取没有顶角的三棱镜重复上述观察,结果将如何呢?光屏上各色光的颜色从何而来?每种色光还能用分钟吗?每一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都发生了偏折,哪种色光偏折最大?哪种色光偏折最小?为什么如此?等等。从而获得光的色散现象的特征、规律及本质的理性认识。教师要诱导学生分析潜伏和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有些演示实验(如结晶、电泳等)需要时间较长,教师适当而巧妙地插入讲授,可避免干等冷场现明。

5、充分认识图表、标本、模型等视觉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它们的使用要求。

在各科教学中展示的有五光十色的名胜古迹、历史事件、人物肖像图;有助于说明抽象原理的图解;用以解释某一过程现象的示意图;描述操作方法的说明图;用于分析综合习题的图解或表解;趣味性的幽默图;帮助记忆的连环图等等。由于图和表表述信息的方式简便、直观、形象,因此,图和表便于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的联系,便于对知识进行比较、理解和记忆。这些直观性很强的图和表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标本和模型能表示事物的三维空间,给人以真切的立体感。标本能使学生获得有关物质具体形态、颜色等外在属性的感性知识。它的真切性和直观作用较挂图和照片要强得多。能拆卸、装配的活动模型,可将某些典型机械、设备、动物、植物的外观和内部构造都呈现出来。

使用图、表、标本和模型有如下基本要求:首先,视觉教具的大小,色泽以及它们摆放和悬挂的位置和演示的速度都必须注意直观性的要求,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其次,在展示上述视觉教具时应指出要注意些什么,应考虑些什么。这样不仅使观察的重点突出,而且使学生把结合起来。第三,图表、模型的使用要有针对性、要求实效、要适时。除了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外,在使用线图和表格时要在启发学生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第四,图表和模型应尽量做到准确、科学和美观。

6、充分认识电化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要学会使用各种教学机器

电化教学使用传递教育信息的各种教学机器(如幻灯机、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给出的信息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电化教学还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放映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电化教学片——《海水综合利用和盐湖开发》,一开始就展现出我国辽阔的海疆和星罗棋布的内陆盐湖。浩瀚的海洋、干涸的盐湖、高大的盐坨、盐铺的公路及透明的晶体盐、珍珠盐、盐花、盐柱、盐钟乳、塔形光卤石等各种奇异罕见的景象,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学生看到了海水和盐湖中存在着丰富的盐资源和海水综合利用的广阔前景,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7、老师示范、学员动手、提高演示技能

对难做的、成功率较低的演示实验和有一定研究性质(开拓型)的实验,请经验丰富的老师给接受训练的学员作示范,介绍制作原理、方法、实验成败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并让学员们自己动手,要激励学员们设计和创新实验的积极性。如此训练,对提高演示技能有形象生动的具体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