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魅力
作者:转贴于:无时间:2006-02-27 11:22:59
信息科学学院(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新闻发布会
到2006年1月国家已批准北京语言大学可以设立9个博士点
首届汉语教师眼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逸夫楼举行
北京语言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签字仪式瞬间
泰王国诗琳通公主(前右)访问我校
我校分院曼谷学院举行成立典礼
葡萄牙教授来访
莫桑比克大使在我校参观
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四届中国法语教学研讨会在我校逸夫楼会议中心举行
王还教授,1915年9月12日出生,先后在昆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常任理事、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专著有:《门外偶得集》; 主编了《现代汉语频率词典》、《汉英虚词词典》、《汉英双解词典》、《”把”字句与”被”字句》、《简明汉英词典》。主要论文有”汉语词类问题”、”汉语动词述语的状语与补语和英语的状语”、”汉语和英语的被动句”。
方立教授,理论语言学方向博士生导师。1965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两次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理论语言学,并获得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前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Zwicky教授的资助在斯坦福大学做短期的专题研究。1992年被评选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开始享受政府津贴。论文《乔姆斯基的早期句法理论与当前语言学界的争鸣》获北京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优秀成果2等奖(1987),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首届孺子牛金球奖(1995)。开设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专业课有:数理语言学导论,逻辑语义学导论,生成语法中的语义学,形式语用学,当代语义理论,管约论,最小方案,转换生成语法学史,广义短语结构语法,中心语驱动的短语结构语法,范畴语法等。发表和出版的论文、论著、译著等共90余种。代表作有:《美国理论语言学研究》,《逻辑语义学》,《数理语言学》等。研究领域:英语语言,理论语言学。
刘珣,男,1940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聘任兼职教授。历任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学术专家咨询小组成员,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系列评审委员会对外汉语科学组组长,美国纽约州教育厅中文教学顾问,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本科生和中外研究生及中外进修教师的教学工作及相关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科学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教材编写理论及师资培养理论,主持或独力编写《新实用汉语课本》、《实用汉语课本》、《儿童汉语》等6套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套汉语水平考试试题。发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对外汉语教学概况》(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等专著及论文数十篇。获北京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张普,男,1942年出生,教授,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副秘书长、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还担任巴黎”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国际评委。曾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汉语信息处理有关国家标准制定项目等重要汉语信息处理项目。主持的”普及型汉字输入方法”等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能源部科进步二等奖、北京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曾参加《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工作,主编《中华小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分卷》、《语言自动处理》等,著有《汉语信息处理研究》、《汉字编码键盘输入文集》等。近年来致力”语言知识动态更新”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流通度理论及其基本量化方法、语感的量化及其计算机模拟、第三代的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建设等面向21世纪和网络的重要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新课题。
杨惠元,男,1945年出生,汉语速成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论、第二语言速成教学和技能教学、研究方向紧密结合教学,从微观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如何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果和效率,探讨进行汉语速成教学的规律。专著有《听力训练81法》、《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曾多次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崔希亮 男,1960年出生,文学博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汉语熟语。已发表的论文有:并列式双音词的结构模式、语言交际能力与话语的会话含义、人称代词修饰名词时”的”的隐现问题考察、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把”字句和”将”字句、汉语熟语的界定及其分类、空间方位关系及其泛化形式的认知解释、汉语亲属称谓的嬗变及其动因、”在”与空间方位场景的句法表现及语义映射、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话语的潜台词与交际策略、汉语四字格的平起仄收律-统计及分析、汉语”连”字句的语用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立场和方法透视、普通话字音的异读及正音对策、”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空间方位关系的类型学考察、汉语方位结构”在……里” 的认知考察、汉语空间方位场景的态与论元的凸显、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试论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接口、日朝韩学生汉语介词结构的中介语分析等三十余篇,著作有《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语言理解与认知》等。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李燕姝 教授,女,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英语教授和英语社会语言学研究生导师; 现任首都女教授联谊会理事和北京语言大学分会主席。曾两次以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进修或从事学术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 英语教材《大学高级英语阅读》(Advanced College Reading 包括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各上下两册约一百万字),原版和修订版的主编和主要作者;主编《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指导与模拟训练》 (Guides and Sample Tests for TEM 8); 撰写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论文十余篇; 翻译文学和语言学论文以及部分百科全书等几十万字; 在数次国际会议上担任英汉同声传译主译员。 在教学领域里,除了英语社会语言学研究生教学外,多年一直从事英语本科三年级精读、四年级英译汉和汉译英的口译课程的教学、以及英语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讲座和论文指导等工作。她所指导的学生在大型口语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我校刘珣教授(前排左5)到泰国讲学受到热烈欢迎
信息科学院宋柔教授在讲课
外教在上课
北京大学的乐黛云教授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著名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的欧阳中石教授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外教在上课
幽默风趣的外教在上课
2005年8月11日上午,法国理工大学汉语暑期培训班的学员在观看自编自演的节目。图片右侧的四位女学员刚刚演完傣族的孔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