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作者:转贴于:中教全媒体时间:2017-08-22 08:36:00

共享教育不是教育对共享概念的简单跟风,面向现实与未来,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随需所获,学以为己”:共享教育是面向现实与未来的教育

共享教育的前提是,如何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

共享教育具有弱化知识拥有权和强调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教育体系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在克服囿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狭隘性,表现出个人对于知识多样性、异质性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并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与共享。即所谓“随需所获,学以为己”。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所有习得是为了自己的持续成长。这点恰恰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正向契合。

面向现实,我们说共享教育是知识规范的慕课(MOOCs)与从经验中学习的创客(Makers,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的结合。

面向未来,我们说共享教育是非正式学习,以及非系统知识、非系统能力获得的重要途径。共享教育赋予个体经验和实践知识的习得在学习型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我们在教育面向未来的时候特别需要关注的。

需要明确的是,共享教育的提出是一种面向现实与未来的理念转化。之所以称为转化而不是转换,是因为转换具有替代的含义,而转化不是替代而是迭代。也就是说,以学习个体的要求不断改进以逐渐逼近不同差异个体的学习需求,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宗旨。在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教育理念转化中,基于信息时代的共享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极富中国实践内涵的教育观念,就是共享教育。

我们在教育理念上“跟着跑”的时间实在太久了。在今天中国共享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共享经济的基础上“接着说”,教育应该努力思考共享教育的可能并创造共享教育的未来。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