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检法系统特色培训项目

发布日期: 2020-03-20 11:48:51

一、项目概况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深刻理解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把握其根本要求,明确其着力点和创新处,才能更好地开展现代法治国家建设实践,为顺利有序推进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事业提供法治保障,实现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面对这一趋势和变革,兰州大学利用各种优质资源,迅速开展与国家依法治国相关的基本理论普及、实践操作指导以及热点问题解读等相关专题培训学习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既最大限度结合当前国家法治环境下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又突出基础理论、职业实践中的宏观和微观问题,既能保证学员了解和熟悉国家法律法规最新解读,又兼顾了公检法系统各类从业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司法工作的学员对法学类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差异化需求。

二、课程体系

模 块

课程(专题)名称

政策解读模块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十九届四中全会解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学习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发展机遇

当前国际战略态势与中国外交

国际形势新变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国家安全形势解读

公安系统课程模块

特色法治语境下政法干警的法治思维方式

刑事审判技巧及疑难证据探析

刑事疑难证据问题解析

基层社会治理专题

解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

移动互联时代的涉检、涉警网络舆情:现状、成因及应对

检察院系统课程模块

反贪与治庸——中国古代官治的左右手

诉讼制度变革与检查新职能

侦查监督的现状及应对

解读“两高干部”《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四个重要扫黑除恶文件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新时代民事检察和行政检查监督路径

检察机关侦查权的运行与监察机关调查权的衔接配合

检察机关如何使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法官在职务犯罪中的司法要点

中外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对比研究

捕诉合一背景下刑事检查监督

法院系统课程模块

法律与文学

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概略

情理法——中国古代司法理念与实践

新时代的法治观念与法治思维

生态文明视域下政府的环境法律责任

民事审判理论与实务——执行异议之诉的裁判思路

常识与良知——法律职业伦理热点问题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风险防范与争议解决——以仲裁视角

民事诉讼送达难的原因及对策

司法责任制对司法的影响

个人素养提升模块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

古今中外看甘肃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四库全书

三、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主要分为: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线上线下自修等。

四、师资团队

拜荣静: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十二届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兰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主要从事司法制度、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的教学和研究。

迟方旭: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商法学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特约研究员和甘肃省、兰州市多部门顾问和专家。

邓小兵: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隆基教学骨干奖获得者。甘肃省人民政府法律专家人才库专家,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政法委、甘肃省法学会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专家成员,甘肃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甘肃省律师协会直属分会业务指导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兰州市人民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兰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行政审判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临夏州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

胡珀: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法学、民商法学。社会兼职:中国商法学研究学理事。

康建胜: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律文化、中国法律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兼职: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

刘光华: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格鲁吉亚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外聘导师;兰州大学经济法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意大利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专业研究方向:转型中国法治,特别关注转型中国经济法、社会法、商法问题的实证研究。

杨三正: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出版著作、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国法律逻辑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法学会理事、第十二届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司法监督咨询专家。

俞树毅: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法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侦查学。曾获兰州大学师德标兵、全国法硕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奖等。主讲课程《刑事诉讼法》获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和国家级共享课(2013年)。

五、特色实践教学点

会宁会师楼  甘肃省博物馆  八路军办事处  兰州中级人民法院

六、联系方式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

邮政编码: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5689

邮 箱:fanjunr@lzu.edu.cn1790281785@qq.com

工作时间:8:3012:00am14:3018:00pm(节假日除外) 

公检法系统特色培训项目

2020-03-20 11:48:51

一、项目概况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深刻理解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把握其根本要求,明确其着力点和创新处,才能更好地开展现代法治国家建设实践,为顺利有序推进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事业提供法治保障,实现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面对这一趋势和变革,兰州大学利用各种优质资源,迅速开展与国家依法治国相关的基本理论普及、实践操作指导以及热点问题解读等相关专题培训学习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既最大限度结合当前国家法治环境下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又突出基础理论、职业实践中的宏观和微观问题,既能保证学员了解和熟悉国家法律法规最新解读,又兼顾了公检法系统各类从业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司法工作的学员对法学类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差异化需求。

二、课程体系

模 块

课程(专题)名称

政策解读模块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十九届四中全会解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学习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发展机遇

当前国际战略态势与中国外交

国际形势新变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国家安全形势解读

公安系统课程模块

特色法治语境下政法干警的法治思维方式

刑事审判技巧及疑难证据探析

刑事疑难证据问题解析

基层社会治理专题

解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

移动互联时代的涉检、涉警网络舆情:现状、成因及应对

检察院系统课程模块

反贪与治庸——中国古代官治的左右手

诉讼制度变革与检查新职能

侦查监督的现状及应对

解读“两高干部”《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四个重要扫黑除恶文件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新时代民事检察和行政检查监督路径

检察机关侦查权的运行与监察机关调查权的衔接配合

检察机关如何使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法官在职务犯罪中的司法要点

中外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对比研究

捕诉合一背景下刑事检查监督

法院系统课程模块

法律与文学

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概略

情理法——中国古代司法理念与实践

新时代的法治观念与法治思维

生态文明视域下政府的环境法律责任

民事审判理论与实务——执行异议之诉的裁判思路

常识与良知——法律职业伦理热点问题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风险防范与争议解决——以仲裁视角

民事诉讼送达难的原因及对策

司法责任制对司法的影响

个人素养提升模块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

古今中外看甘肃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四库全书

三、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主要分为: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线上线下自修等。

四、师资团队

拜荣静: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十二届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兰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主要从事司法制度、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的教学和研究。

迟方旭: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商法学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特约研究员和甘肃省、兰州市多部门顾问和专家。

邓小兵: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隆基教学骨干奖获得者。甘肃省人民政府法律专家人才库专家,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政法委、甘肃省法学会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专家成员,甘肃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甘肃省律师协会直属分会业务指导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兰州市人民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兰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行政审判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临夏州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

胡珀: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法学、民商法学。社会兼职:中国商法学研究学理事。

康建胜: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律文化、中国法律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兼职: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

刘光华: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格鲁吉亚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外聘导师;兰州大学经济法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意大利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专业研究方向:转型中国法治,特别关注转型中国经济法、社会法、商法问题的实证研究。

杨三正: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出版著作、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国法律逻辑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法学会理事、第十二届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司法监督咨询专家。

俞树毅: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法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侦查学。曾获兰州大学师德标兵、全国法硕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奖等。主讲课程《刑事诉讼法》获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和国家级共享课(2013年)。

五、特色实践教学点

会宁会师楼  甘肃省博物馆  八路军办事处  兰州中级人民法院

六、联系方式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

邮政编码: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5689

邮 箱:fanjunr@lzu.edu.cn1790281785@qq.com

工作时间:8:3012:00am14:3018:00pm(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