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定

2021-03-31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毕业论文(设计)是网络教育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不仅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而且是衡量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根据。为适应深

    毕业论文(设计)是网络教育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不仅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而且是衡量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根据。为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如下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理工科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文、经、法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论证、综述与本专业有关的课题,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检索和阅读中外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设计和计算、试验研究、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绘图、拟定科学文件、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使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时间安排

1、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从申请到成绩发布周期一般为6个月。

上半年:12月——次年5

下半年:6月——12

(具体时间以各写作批次公布的写作时间表为准)

2、各环节的时间跨度:

1)申请及选题、审批、指导教师确定阶段:约30

2)开题报告撰写、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反馈:约30

3)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写作、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馈:约30

4)毕业论文(设计)二稿或二稿以上写作、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馈:约30

5)终稿写作、提交、查重:约30

6)答辩及成绩评定:约20

三、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方法和步骤

1、申请论文写作方向

1)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中查询论文写作时间表,在申请论文写作方向时间段内选择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方向,并在平台中提交确认。

2)学生选择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方向时,首先考虑论文方向的意义,同时根据本人的兴趣、基础和条件,选择恰当的写作方向。

3)学生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前,必须已参加学习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包括正在学习的课程),不管是否通过。

2、指导教师确定

学院将综合考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方向的申请和指导教师情况,最终为学生分配指导教师,学生可在学习平台查询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

3、学生拟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提交开题报告及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反馈

1)学生确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方向后,根据实际情况拟定题目,对写作方向加以补充、说明。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不能做的太大、太空洞,不要做因条件限制难以搜集资料、难以调查研究、难以撰写的题目。

2)开题报告是为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而编制的“施工蓝图”。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内容提纲、预期困难及解决措施、主要参考资料等,以Word文本格式上传。

3)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根据课题任务书要求搜集、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在本题目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主流和非主流的各种不同观点、论据、数据资料,有必要,可作实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4)根据收集的资料和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认真考虑本篇毕业论文(设计)所要阐述的中心、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论据、写作的框架。

5)撰写开题报告。网上下载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写作格式模板,开题报告及写作格式必须以模板为准,在学习平台中提交确认,指导教师在教师评阅平台中审定。

6)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馈。在规定的时间内,可在学习平台中查询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7)开题报告是否通过,指导教师在评语中给予明确提示。若开题报告通过,学生可开始写作毕业论文(设计)初稿;若开题报告未通过,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或重新查阅资料、填写开题报告,并再次上传提交。

8)提交开题报告后,后续未按时提交稿件或者未按时提交开题报告,则视为放弃此次毕业论文(设计)写作。

4、初稿写作、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馈

1)初稿写作。学生按照开题报告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写作,初稿写作完成后,在学习平台提交。

2)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馈。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阅,并明确提示初稿是否还需修改。学生可在学习平台中查询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如指导教师认为无需再做修改,学生在学院规定的论文写作各阶段截止时间前提交相应的稿件,并在终稿提交阶段,直接进行论文查重;如指导教师认为还需再作修改,则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后,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3提交初稿的学生被默认为参加本次写作,须在学院规定的论文写作各阶段截止时间前提交相应的稿件。仅提交初稿的,系统自动评阅为“不及格”等次。

5、二稿写作、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馈

1)毕业论文(设计)二稿写作。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意见继续搜集、补充资料,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充实、完善。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学习平台。学生如未按时提交,无法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2)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馈。指导教师会明确提示二稿是否还需修改,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在学习平台中查询指导教师的评阅意见。并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继续修改,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6、终稿提交、查重、评阅

1)终稿提交。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毕业论文(设计)二稿进行修改、充实、完善,完成终稿。

2)查重。终稿提交成功后必须进行查重,查重检测通过率标准:重复率≤30%。查重未通过的,可在终稿提交时间段内再次修改、提交,再次查重,直至查重符合规定要求。查重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或未查重的,系统自动评阅为“不及格”等次。

3)打印。终稿除在学习平台提交外,还须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成册,由所属校外学习中心统一收集,邮寄至网络教育教学管理部存档。

4)终稿评阅。指导教师对查重符合规定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终稿进行评阅,给出初评成绩和评语。

四、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由各专业所在学院答辩委员会(至少5人)负责。答辩委员会成员由学术水平较高的副教授(或相当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担任。答辩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下设毕业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至少要有3人组成。

2)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本学院各专业的答辩工作,根据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最终决定每个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完成毕业答辩工作总结报告和推荐“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3)答辩时由答辩人陈述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时间为5分钟。答辩小组向答辩人提问,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质询,考核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掌握与毕业论文(设计)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设计和计算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时间为15-30分钟。(做软件类课题的学生,答辩前应由有关学院组织软件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

4)答辩小组评定论文成绩并写出评语。

5)学生自正式取得学籍之日起,凡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论著(系第一作者),密切结合本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前,经学生本人申请,并经指导教师审阅,学院批准,可视为等同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可直接评定成绩及参加答辩。

6)学生在学习平台中查询毕业论文(设计)初评成绩并决定是否参加答辩,参加答辩的学生应向所属校外学习中心提出答辩申请,由校外学习中心汇总后在学习中心管理平台申请,在答辩安排结果发布后,校外学习中心和学生可在平台查询论文答辩的具体时间、地点及相关事宜。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由初评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成绩组成,初评成绩通过的学生分两类:通过且可申请答辩的、指定答辩。

2)通过且可申请答辩的学生,如未答辩,则视其放弃答辩机会,论文综评成绩记“及格”, 未通过(不及格)或重修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不可申请答辩。

3)在答辩过程中,如果发现毕业论文(设计)有抄袭或其它严重违规之处,答辩小组对成绩有最终决定权。

4)成绩发布

学生可直接在学习平台或至所属校外学习中心查询成绩。毕业论文(设计)综评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将取得相应的学分,此后不得重新申请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相应学分,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学生可自行决定是否重新申请写作毕业论文(设计)。

5)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分为五个等级:优(100X>90)、良(90X>80)、中(80X>70)、及格(70X>60)、不及格(X<60)。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通过率标准:重复率≤30%

  ① 观点正确,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理论。

  ② 密切联系实际,有分析、有深度、有创见,对现实有指导意义。

  ③ 中心突出,论据充足,论述清楚,说服力强,结构严谨,文字流畅。

  ④ 材料丰富、可靠,能运用科学方法加工整理。

  ① 观点正确,能较好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

  ② 较好地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较全面,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③ 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较清楚,文字通顺。

  ④ 材料比较丰富可靠,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① 观点正确,能较好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

  ② 较好地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③ 中心明确,论据还较充足,层次还较清楚,文字通顺。

  ④ 材料还较丰富,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及格

   ① 观点正确,能基本掌握与本文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② 尚能联系实际,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阐述清楚,文字尚通顺。

  ④ 有一定的材料,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不及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及格

    查重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或未查重的。

    观点不明确,或在理论上有根本错误,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很差。

    文章无中心,层次不清楚,逻辑混乱,文句不通。

    没有调查资料或材料,或材料凌乱、失真。

    主要内容基本抄袭于他人。

6)毕业论文(设计)在教学计划中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设置。申请学士学位者,毕业论文(设计)综评应在“中”或以上。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者,允许在学院规定的学习期限内重新修读,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及格者,无再次申请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资格。

7)毕业论文(设计)须独立完成。如有抄袭、购买、代写等不端行为,取消其成绩,作延迟毕业处理,情节严重者将予以开除学籍处分。

五、指导教师

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助教任指导教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共同指导。

2、各专业所在学院负责提供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方向。

3、指导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对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能及时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4、在工厂或工作单位进行的毕业设计,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技术人员联合参加指导工作,以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六、写作态度、写作要求、文本格式

1、写作态度

1)学生应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学生本人应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负责,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争取优异成绩。

2)学生应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与指导,定期与指导教师沟通,听取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意见和指导。

3)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自觉遵守安全技术规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严禁出现抄袭现象,严禁成篇幅地从互联网上引用相关内容,对他人成果的合理引用必须以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方式在文中明确注明。

2、写作要求

1)文体

① 鼓励学生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设计),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

② 如果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文字能力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设计)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③ 不可将毕业论文(设计)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类型。

2)文风

① 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② 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

③ 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设计)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

3、文本格式

1)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为:

① 封面;

② 毕业论文(设计)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

③ 毕业论文(设计)目录;

④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字数不少于8000);

⑤ 参考文献(须查阅6篇以上相关资料)。

⑥ 附录;

2)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

一、(用于毕业论文(设计)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

1、(用于要点的排列)

(1)(用于特征的排列)

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3)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参考文献须做注释,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4)注释及参考书目统一用尾注,其规格为:

    (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第XX页。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

5)凡涉及计量的计算、图纸,必须采用SI制计量单位。

6)毕业论文(设计)要用统一用打印,采用打印的毕业论文(设计)稿纸为A4复印纸,正文用宋或楷体五号字(英语用新罗马体12号),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右空2cm,装订线一侧(左侧)增加5mm空白,单倍行距(英语用1.5倍行距)。

七、其它

1、毕业论文(设计)成果的归档: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由学院保存,一般保留三年,其中被确定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送校档案馆归档。

2、各专业可按当前批次写作人数5%的原则推荐“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获得推荐的学生需撰写不少于500字的摘要,经指导教师审定后,备案存档。获得“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学院颁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荣誉证书。

3、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每两年按指导教师人数的5%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并给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

4、“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在学院网站公布。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213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 cmjnu.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电话:(0510)8581303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66号 京ICP证0411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