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助力求学圆梦行动 ——江南大学“求学圆梦行动”计划实施案例
一、背景 2016年,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实施了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并印发《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根据此方案,省教育厅、省总工会联合发布文件“江苏省农民工学习能力提升计划——求学圆梦行动(苏教社教(2016)2号)”,主要针对农民工群体开展学历继续教育。“求学圆梦行动”的学员可通过政府补贴、所在企业承担部分学费、获得奖学金等多种途径得到学费资助,对提升农民工学历层次、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无锡地区唯一一所部属211高校,江南大学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借助校外函授站和工会平台,与政府、企业紧密合作,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求学圆梦行动”。
二、做法 (一)提高站位,全面加强“求学圆梦行动”的组织管理 江南大学积极响应号召,于2016年9月全面启动实施“求学圆梦行动”。学校党委深刻领会“求学圆梦行动”的价值内涵与深远影响,将其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纳入继续教育重点工作。学校正确用好省委省政府给予的政策和资源,积极统筹校内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并推动建立政府部门、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打造合力推进、多方共赢的继续教育新模式。同时,优化政策支持环境,健全配套制度体系,通过减免学费、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助力更多的在岗农民工获得学历继续教育。 (二)以人为本,量身定制农民工学员的教学实施全过程 1、开发与岗位紧密对接的专业课程,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在提供多样化的优质在线资源基础上,学校继续教针对农民工多为在职一线工人的情况,与企业共同研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专业课程和数字化资源。组建研发团队,充分了解行业企业需求,研定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组织教师深入企业,挖掘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进行梳理总结,将企业的工作内容编入教学案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努力实现学历教育和培训课程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 为农民工学员提供了感兴趣、用得上、用的好的优质资源。 2、不断完善教育平台功能,坚持教学信息化 我校继续教育从2005年起就以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合并为契机,开展了成人教育网络化的改革和各类型继续教育融合实践,持续推进成人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并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创新平台功能,如陆续新增论文评阅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移动学习APP等,并基于分布式服务、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了课程考试的信息化。我校继续教育还加强了成人教育办学站点人员的网络化管理培训,使其有效实施学生网络化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监控。“教、学、考、评、管”全部基于网络的一体化学习支持服务得到了有效实施。
3、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管理 学校继续教育对农民工学员实行了课堂面授与远程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与师徒传承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有效兼顾了网络教育与成人教育各自的优势,并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形成了线上线下、院校与企业互动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产教融合、会校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的同时,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强化服务,促进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
学校继续教育不仅规范管理、着重监管,还针对继续教育师生分离的特殊性,强化学习支持服务,努力确保继续教育学员学习行为的真实发生,提高学习效果。学校继续教育经常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包括校外学习中心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给予情感关怀,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多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以寓教于乐的案例讲授课件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开学典礼,增强仪式感;实施弘成奖学金制度(见图1),强化和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最后,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实施校外学习中心月报制度,要求校外学习中心经常对学生进行回访,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一次学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将其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工作人员也加入学生的QQ群或者微信群(见图1),直接参与学生讨论,全面实时掌握学生情况。求学圆梦行动中,学校还建立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机制,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使支持服务落到实处,促进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持续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图1:弘成奖学金颁奖典礼 图2:学生QQ群截图
三、成效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丰富多元的教育培训活动,吸引了一批积极向上、追求进取、表现优异的农民工自觉、自愿参与进来,2016年至2020年间,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会计学等9个专业的农民工学历教育,共培养农民工学员5499名,学员数在省内高校中位列第一。有很多从“圆梦行动”走出来的学员,有的走上了管理岗位,有的成了技术人才。其中就包括一批以全国劳模为代表的优秀学员,截止目前,我校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中,已有3人获得了全国劳模称号,他们是张敬东(2013级大专工商管理专业)、袁彩凤(2017级本科人力资源专业)、陈亮(2021级本科机械工程专业);有2人分获省、市级劳模,他们是省级劳模黄成(2019级本科机械工程专业)、市级劳模宋瑞敏(2019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求学圆梦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各方的肯定。2021年7月14日,江苏省委副书记一行来锡专题调研并实地视察了我校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相关工作,对江南大学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创新继续教育模式、聚力提升农民工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的做法给予肯定,勉励学校紧盯前沿科技发展方向和全省“531”产业链建设需求,与时俱进优化专业设置、改进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到企业园区办班、个性化定制班次等新模式,帮助更多职工筑梦圆梦。
四、启发 “求学圆梦行动”是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实实在在用真金白银帮助农民工实现“不脱产、不离岗,读大学”的梦想,对提升广大农民工学历层次、技术技能、文化素质及生活幸福感,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为继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注入了新的内涵。江南大学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投身“求学圆梦行动”,加强合作、主动服务,继续大力推动“产教融合、会校合作、工学结合”继续教育新模式的实施,促进本校继续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努力办好社会满意的高质量继续教育,为谱写好“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教育篇章贡献江南力量。 |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 cmjnu.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电话:(0510)8581303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66号 京ICP证041171号-11